金融界再出重拳,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政策新鲜出炉:引导银行下调在贷房贷利率、统一调整房贷首付比例至15%底线、优化住房保障再贷款策略、支持房企收购存量土地等。这一系列政策背后的深层考量是什么?又将给市场带来哪些新变化?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一次推出五项房地产金融政策,这一动作让众多市场观察者感到意外。从供需两端出发,完善房地产金融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降低在贷房贷利率,并统一了各类房贷的最低首付比例。

财经聚焦|房地产金融新政出台,政策组合拳效应深度解析

去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曾推动商业银行降低在贷房贷利率,使得首套房贷利率平均下降0.73个百分点。然而,调整后仍有不少房贷利率徘徊在4%左右。随着新发放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新旧房贷之间的利率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

潘功胜表示,此次调整旨在引导银行将在贷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水平附近,预计平均下降约0.5个百分点。对于北京望京的孙先生来说,这意味着每月能减少约1600元的还款额。专家分析,这一调整将减轻借款人的利息负担,稳定房地产市场。

此外,金融管理部门还统一了首套和二套房贷的最低首付比例,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为近年来最低。重庆两江新区的袁先生计划购置一套改善型住房,新政策让他能节省至少23.5万元的首付。

此次政策调整不仅关注需求端,也在供给端推出多项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决定将房企存量融资展期、经营物业贷款等政策延期至2026年底,以支持房企资金流转。同时,保障住房再贷款政策得到优化,人民银行资金支持比例从60%提升至100%,加速商品房去库存。

中国人民银行还提出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的政策,通过允许政策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企业市场化收购土地,以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金融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既加大了对刚需求和改善需求的支持,也防范了房地产风险的外溢。专家认为,这一轮政策加码并未改变原有的政策方向,而是新旧政策平稳过渡,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