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小丽:

感谢倪部长的介绍。下面开启提问环节,请各位踊跃提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全面解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及实施成效文字实录

据悉,自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设立以来,在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确保房屋建设交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请问金融监管总局接下来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动这项工作?谢谢。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 肖远企: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房地产工作,已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今年初以来,我们与住建部门共同推动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将合规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这些项目的融资支持。

关于“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我们正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积极推进以下措施:

1. 将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纳入“白名单”,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应进尽进”。目前已有成熟经验和制度体系,有利于项目管理和融资便利化。例如,广东珠海某住宅项目在融资协调机制帮助下,成功纳入“白名单”,获得国有大行新增贷款6亿元,项目得以复工并成为畅销楼盘。

2. 确保“白名单”项目贷款“应贷尽贷”。我们指导银行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审批和放款效率,确保项目及时获得贷款。

3. 优化贷款资金拨付方式,实现“能早尽早”。银行可根据项目公司用款计划,提前将贷款发放至项目资金监管账户,有利于项目提前开工。

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2.23万亿元,预计2024年底将超过4万亿元。我们将继续优化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机制,确保合格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

路透社记者:

近期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一线城市放松了住房限购,国庆期间看房人数和房屋销售大幅增长。请问住建部是否会放开这些特大城市所有购房限制?楼市的“虹吸效应”会给中国房地产稳定带来什么影响?

倪虹:

感谢您的提问。关于住房限购,各城市已获得充分自主权,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策。一线城市在9月底调整了限购措施,体现了因城施策、自主决策的原则。

关于“虹吸效应”,这是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不同城市和阶段会产生不同影响。中国注重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旨在防止“虹吸效应”的负面作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倪虹部长提到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请问具体如何安排?

倪虹:

随着城市发展,新房子变老房子,老房子变危房,存在改造需求。我们统计,35个大城市有170万套需求,全国地级城市有297个。此次新增100万套改造项目,通过货币化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主要考虑项目成熟、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等因素。

符合条件的项目可获得政策支持,包括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开发政策金融机构专项借款、地方发行专项债、税费优惠等。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财政部通报了通过专项债支持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住房的政策,请问有哪些细化措施和考虑?

财政部部长助理 宋其超:

这两项政策旨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缓解地方和房地产企业流动和债务压力,增加保障住房来源。具体操作上,将支持各地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妥善处理债权债务关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北京青年报记者:

住建部有何考虑和安排帮助新市民、青年人解决住房问题?

倪虹:

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是城市的责任,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国家政策是一手抓保障,一手抓市场。通过租赁和购买两种方式,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需求。今年1-9月,已建设筹集保障住房148万套(间),年底预计让450万新市民、青年人住进保障住房。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人民银行公布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首付比例等政策,请介绍目前的进展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陶玲:

人民银行已制定和实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9月24日宣布的5项一揽子房地产金融政策,社会反响积极正面。目前,商业银行正在加班加点修改合同、系统,预计大部分存量房贷将在10月25日完成批量调整,10月26日可通过指定渠道查看调整结果。部分中小银行完成调整的时间可能会稍晚,但总体预计在10月31日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