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年至5月中旬,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发,高达125次,平均每两天便有一次调整。同时,多地因房价上涨受到监管部门关注。尽管政策趋严,民众对购房的热情依旧不减。对于刚需求者而言,有限的资金购房唯有依靠贷款,面对不断攀升的贷款利率,购房者在选择贷款年限上犯了难:是选择短期限以减少利息支出,还是选择长期限以减轻月供压力?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了解几种不同的贷款年限选择心态:

选择短期限(15年内)的购房者,一部分是因为不喜欢负债,更愿意承受短期内的较高还款额;另一部分则是经济条件较好,希望保持现金流,因此选择较短期限。

摆脱房贷束缚,买房贷款年限并非越长越划算!

选择长期限(20-30年)的购房者,一部分是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希望通过延长还款期限来减轻月供压力;另一部分则是看中房产的长期保值潜力,特别是在热点城市,愿意通过长期贷款慢慢偿还,甚至通过出租房产来减轻房贷负担。

选择中等期限(15-20年)的购房者,则可能是综合了经济能力和保值需求的考虑。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银行对贷款年限的规定:

1. 银行对最长贷款年限设有上限,通常不超过30年,但不同地区银行的具体规定有所差异。

2. 贷款年限还受到贷款人年龄的影响,年龄越大,可申请的贷款年限越短。今年工商银行将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最高年龄从65周岁延长至70周岁,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超过75年。

3. 房屋房龄也会影响贷款年限,银行会审查二手房房龄,一般要求贷款年限与房龄之和不超过40至50年。

例如,若房屋房龄为7年,银行规定贷款年限与房龄之和不超过50年,则贷款年限为43年;若贷款人年龄为30岁,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则贷款年限为30年。

综合购房者和银行政策,贷款年限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房者的经济实力和消费习惯。在房价高企的大城市,经济条件有限的购房者倾向于选择30年期限,待经济状况改善后再决定是否提前还款;而经济实力较强的购房者则偏好15-25年期限,对他们而言,贷款购房是一种财富增值和保值的手段,期限过长或过短都不划算。

去年,许多人在房价高企和贷款压力下选择观望,今年贷款压力依旧,且某些地区即便有资金也难以购得新房,因为购房需求旺盛。这时,那些曾声称买不起的人实际上抱有侥幸心理,希望占得便宜,而非真的无力购买。市场似乎与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但不如说是他们过于贪心和自信。